首页

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是: 首页· 新闻动态· 正文

哈工程核专家权威解读日本核辐射:降水过程制约核辐射污染扩散,我市不会受到影响

发布时间: 2011-03-23 点击量:

在未来两三个月里如果刮东风、东北风的时候,出门要带口罩、穿长衣(白色为好)、每天洗澡、多摄入有含碘的食物……”受地震和海啸影响,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核泄漏事故后,冰城很多市民的手机都收到了这样的爱心提示短信。日本核泄漏会不会影响到哈尔滨,昨日,记者专访哈尔滨工程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的曹欣荣教授和赵强副教授,权威解读了日本核泄漏对我市的影响,两位专家表示,污染物不会登陆我国,更不会对我市自然生态环境造成影响。

市民应相信权威数据

“315日,福岛第一核电站2号机的爆炸损害了它的抑压室。抑压室的作用是用来减小反应堆的压力,抑压池是为了冷却来自反应堆的蒸汽,但是前提必须保证其中有充足的冷水。来自镀氧层并伴以蒸汽而出的氢气富集在抑压池并引发火灾。赵强副教授介绍,此次事件只是氢气爆炸,与“1号机“3号机的爆炸有所不同,“1号机“3号机的爆炸发生在基础保护设施之外,只是在反应堆的上层而已。海水还在不断的被注入到基础设施和反应堆容器中。
赵强副教授告诉记者,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日本核泄漏对我国没有产生影响。同时,国家已经启动了全国辐射环境监测网络,监测结果没有任何异常。赵强副教授表示,目前环保局等相关部门的网站都会实时播报可靠的环境监测数据,请市民及时查看,不要相信网站或手机短信的不可靠消息,应登陆正规网站了解核泄漏情况。

食物污染还需检验

根据最新气象资料,未来十余天,放射性污染物主要向东或东北方向扩散。我国位于日本国西面,中间有日本海、朝鲜半岛、黄海、东海相隔,所以从扩散途径看,日本核泄漏产生的放射性污染沉降物扩散区域距离我国较远,而且会随着风向进一步远离我国。曹欣荣教授表示,在发生核泄漏事故后,福岛县等地发生不同程度的降雨或降雪,虽然对当地抗震救灾不利,但是大大降低了核污染物的扩散,对核污染物也有一定的稀释作用。
针对网上流传不要饮用海水淡化水和食用海鲜这一说法,曹欣荣教授表示,海鲜是否被污染仍然需要在事故结束后的一段时间内,权威部门的专家会对日本海域的生物进行权威检测,现在就说海鲜不能使用实属谣言,不可信。